普通人怎样实现逆袭?
文/韩大爷的杂货铺
普通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?天赋一般、运气一般、各方面资源都有限的人。
可以说,生活中的我们,绝大多数,都是这样的普通人。
嘲笑普通人无法逆袭的,无外乎三种人。
第一种为精英分子,一方面他们在心理上无法接受一个普通人也能和他们平起平坐;另一方面,他们也担心现有的利益蛋糕被更大的分母瓜分。
第二种为懒惰分子,虽然同为普通人,但懒惰分子因长期抱持着“一件事如果我做不到,那肯定不是我的原因,一定是那件事不值得做”的想法,他会嘲笑讥讽身边的上进同类,因为他自己做不到上进,不嘲笑别人就只能嘲笑自己了,这样自我认知就会失衡。
第三种则是对“逆袭”有误解的人。我们一提到“逆”字,本能地就觉得又苦又难又累,人都喜欢打顺风球,向往万事俱备,只差我轻轻地临门一脚那种设定。而显然,“逆袭”“阶级跨越”等说法,都显得过于沉重了,其实没那么夸张。
普通人的“逆袭”是种怎样的逆袭?是要人人都成为大老板,年薪几百几千万吗?不是,准确说也不可能。
既然为普通人,就必须承认,生涯发展是有天花板的,没那么多老板职位等着普通人去当。光环下的成功人士,如果不是因为外部因素获得如今的地位与资源,那么他在性格与做事方式上一定有“变态”,这里的“变态”是中性词,可以称为异于常人或极端之处。
有的人为了向上游进发可以每天只睡三小时,有的人向来就对商业运作有想法,有的人冒着极大的风险或以“交付生活中其他方面”为代价走上了让你流口水的位置,这些都不是我们普通人的逆袭目标。
普通人的逆袭,说白了只是让自己在收入上走到中上游,在能力上超出侪辈一两个身位,最终生活的综合幸福指数也达到中等偏上,即可。
至于说真的多么辉煌灿烂,腰缠万贯,负责任地讲,你做不到,也用不着,得到了更未必喜欢。
有了以上认知,我们就可以平心静气地说说普通人想要实现属于自己的“逆袭”,要注意哪些事了。
1。集中归纳起你的时间与精力
当手里掌握的资源极其有限的时候,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将他们集中起来。
对于普通人来讲,人脉、高学历、物质家底等方面的资源都是捉襟见肘的,甚至不值一提,唯一能称得上资源,且和任何人都能比一比的,无非是时间与精力。
时间与精力资源是普通人最大的财富,也是为数不多的突破口,最值得被重视与珍惜。
然而现实却是:我们普通人大多数的时间被无效损耗了,大多数的精力被分散得七零八落。
如果以1天为单位考量,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每天花费多长时间玩手机,不是利用资源学东西,而是单纯的,从一个页面,跳转到另一个页面,不停浏览,浏览,保证不知不觉间,两三个小时就没了。
然后,这两三个小时你获得了什么?那些快餐类资讯第二天还能记住多少?有人说我是在通过娱乐放松身心,不科学的,刷手机需要不停地调动你的注意力,真想娱乐的话二三十分钟足够,剩下的时间去睡觉或发呆,起到的放松效果都比刷手机强好多倍。
如果以1年为单位考量,可以反思一下自己过去一年中花了多长时间扑到了无用功上。一年的时间很短,两个月搞搞这个,再用三个月试试那个,折腾几下就到年底了。
同样,一年的时间也足够长,如果专门用它打磨某一两个方面的技能,以每天两小时作为投入预算的话,一年,足以使一个人在该领域渡过新手期。有了这个作为底子,相当于为自己打了一道能力壁垒。